导读: 一、背景与目标 二🚼♊️、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三✋🏽、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思路 四🧎➡️、实验教学管理改革思路及提高效率的措施 五、实验教学中心的预期效益
一🧘🏽、背景与目标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的实践已经为“加强基础,增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比较强烈地提示了实验教学过程是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仍以配属教研室为主要形式🧔♀️,而实验课程则多为理论课程的附属结构👩🏼🦲;简单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设计性实验较少🙌,操作能力培养的实验较多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较少⇒👩🏻💻,多课程同类培养重复的实验较多而有机组合安排实现同一培养目标的实验不足🌽。实验室的分散设置也使教学实验设备的配置过于分散🧜🏼♀️🫶🏼,重复建设过多〰️,资金无法集中使用,仪器设备水平难以提高。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很难保证基础教学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这次“世行高教发展项目”贷款为杏耀推动基础教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校将以这项资金投入为动力😹,全面改革我校基础教学的实验课程,使各类实验课程成为与相关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又具有实验课教学特点的独立课程🍄,以实现实验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的教学目标。学校还以这次资金投入为契机,较大力度地重新装备教学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人力的重新组合,建设教学实验室管理的新模式和实验教学运转的新机制🐆。 这一改革和建设项目的实施与完成,将会给我校实验教学带来全新的面貌,也将大力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新进程。
二、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1🦹♂️、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内容🐈⬛: 学校将重点建设三个实验教学中心👂🏿:即隶属于基础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药学院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多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1)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五个综合实验室🧑⚖️😧,即🫓: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室(包括原有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𓀔;生物机能综合实验室(包括原有生理、病生理和药理教学实验室)🙆🏿;生物形态综合实验室(包括原有解剖、组胚、病理解剖教学实验室)📐;细胞生物与遗传综合实验室(包括原有生物🤜🏼、细胞生物、遗传教学实验室);免疫、病原学综合实验室(包括原有免疫🏄🏻、微生物、寄生虫教学实验室)👩🏭。 (2)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不再设置下级实验教学管理层次,但将涵盖原由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四门课程的教学实验室🐠。 (3)多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语音实验室和网络媒体教室。
2🐴、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时间表:
- 1998年11月、12月🚉:
1、论证并申报批准改革和建设方案 2🤱、建立实验教学中心筹备机构和实验教学委员会 3、提出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设计方案 4、提出教学实验室改造方案及预算 5🎞、提出设备购置方案及预算 1999年1月-4月: 1👺、建立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到位 2🧏🏼♀️、建立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 3、提出第一批设备购置清单 4、完成第一批实验课程设计 5🩲、编写实验教材
- 1999年5月-8月:
1👩🏽🦲、完成第一批教学实验室的修缮🌘🧛🏽♂️,包括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机能和生化实验室 2、购置设备和安置设备 3🏠🤧、完成新实验课程开课前准备工作 4、完成实验教材 5、完成教师培训
- 1999年--2001年度
1、完成实验教学中心的80%的建设工作 2、完成实验课程的建设,并且稳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3💣、继续推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001年--2003年度 1👱🏿♂️、完成实验教学中心的后期建设 2🚼、实现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效益
三、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思路 实验课程教学亦应着眼于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与理论课程教学共同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1、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验课程项目的设计应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三大部分。其中,综合性实验及自主设计性实验项目不应少于1/2🆒。 (1)应改变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的状态,根据课程类别的情况🈴,设计出跨同类课程的统一的实验课程🦜,既要反应相关理论课教学要求,又有统一实验课的特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2)实验课程应充分注意到相关理论课教学阶段而分段完成,应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 (3)验证性实验既要体现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技能的训练,又要提供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可能性,这类实验是基础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实验既应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又应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同时也应强调此类实验中基础培养的部分的重复性🗣。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应过高🦸🏽♀️,应体现一定的水平和前瞻性👩👩👦,应特别强调此类实验的事先准备工作,以提高实验的效益。同时应明确此类实验的评价考核办法。 (4)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的设计不再强调必须完成的课时。在学校允许课时范围内👳🏿,实验项目设计应体现高效课时使用性⛑。所余课时可以鼓励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 (5)实验项目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由开放时间学生可以选择的自由实验的可能性🚷,提供一些题目提示学生的选择🧑🏻🌾。
2、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运转机制: (1)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应该是由实验教学中心主持✊🏽,教研室参加的密切合作过程,从而保证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又有本身的特点。 (2)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的论证由实验教学委员会完成,此后又监督实验课程的实施过程。 (3)实验课程带教教师由教研室(学系)派出♚,从而保证实验课程教学的阶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同时,带教教师应执行实验课课程要求,而体现实验课特点。带教教师是课程运转机制的关键环节。
3、实验课程改革设计过程的责任分配: (1)学校层:确定专业、规模🕝、课程体系、实验课时允许范围‼️。 (2)学院层:确定实验教学阶段,实验课程及要求。 (3)中心及教研室:设计实验项目体系和内容🤌🏽、制定实验项目教学实施办法🎖🤍、编写实验教材。
四◀️、实验教学管理改革思路及提高效率的措施 1、实验教学中心的建制与工作范围: (1)实验教学中心为隶属于学院的独立教学建制,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2)实验教学中心负责: 统一管理所属范围的各级各类实验室的人员、经费、场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转。 在教研室的配合下,密切结合理论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系列;组织编写实验教材;安排和管理实验课程。 2、实验教学委员会: 在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委员会和药学专业教学委员会下建立由相关教研室负责人或教授参加的生物医学实验教学委员会和化学实验教学委员会作为实验教学的咨询🔷、审议和监督机构。该委员会由所在学院的教学院长任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任副主任。 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期间,该委员会为主要论证机构🤷🏻♂️;在实验教学中心运作期间,该委员会为主要监督机构。
3🦆🫃、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安排👰🏿: (1)作为教学实体的实验教学中心👩🏻🍼,应根据工作量的需要安排稳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2)实验中心主任由相关学院依据干部任命程序进行选聘;其他管理人员实行逐级聘任制由中心主任聘任💵🏗;其他各类技术人员由中心负责在学校范围内招聘上岗,实行聘用合同制。 (3)中心的主体管理人员由来自于相关专业的中级以上教学职称的教师组成,其编制和管理均由中心负责,主要从事中心管理、课程设计和课程的组织实施👨🎤🦼。 在中心工作的所有教师均有权参与原属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任何教研室(学系)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安排这些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机会。 学校和学院应保证这些教师的待遇和职称审评的机会📆。 (4)实验课程任课教师由各相关教研室(学系)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选派担任。在任课期间由实验教学中心为主管理,所有课程任教待遇由实验教学中心解决👩🦼➡️🫏。 (5)实验教学技术人员由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招聘。各类技术人员应有大专以上学历,并能够胜任所任工作。
4、实验场所🌭、实施和设备的建设 (1)实验教学中心的所有场所🧑🍳、实施和设备均为学校所有固定财产,由实验教学中心统一使用管理。 (2)随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进程,相关教学实验室及其设备、设置由配属教研室(学系)转为中心管理💇🏿♀️,任何教研室(学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教学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及其设备🔮、设置的移交。 (3)为了保证新的教学设备的投入,也为了改善教学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条件,对进入建设过程的实验室要进行必要的修缮🫵🏼,同时配置必要的环保、安全和其他设施。 (4)对于原有的教学设备仪器进行鉴定,保留可用设备仪器,淘汰落后或不可用的设备仪器🚤。在此基础上利用“世行”贷款进行设备更新和补充。设备购置的原则为🕺🏼:a. 已进入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室。b. 使用效益面广量大的实验项目。c. 保证教学先进性10年不落伍的仪器设备。d. 仪器设备教学使用成份不低于90%。e. 十万元以上高档设备购置比率不得超过30%⤴️。f. 所购高档仪器设备预计使用率不得低于400学时/年✧。
5、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 (1)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建成之后🈵,应建立完善的各类管理规章制度👌🏻,施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中的计算机使用,建立实验教学信息资料库🕕👈🏽;建立各类考评和反馈制度,加强激励力度。 (2)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之后,学校和学院要相应改变教学经费投入方式,保证实验教学中心和各教研室的日常经费使用。 (3)实验教学中心的相关教学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在保证实验教学课程使用的同时,应保证平均自由开放时间不少于4课时/ 周室。全年教学实验室使用课时不少于平均24课时/ 周室🧍♂️。
6、实验教学中心与教研室(学系)的关系: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学的课时效益和设备使用效益,为教学创造一个规律的👩🏽🌾、高效率的良好教学环境。 所以,实验教学中心应树立为教学、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思想❣️,并将这种服务精神落实到中心各实验室的管理使用之中🎀。各学系或教研室为了教学目的均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实验条件。 在实验项目和实验课程设置中🚬,实验教学中心应和各教研室(学系)密切配合。结合相关理论课程🤝🤾🏿♂️,设计同类跨课程的实验课程和项目🌐🤵🏽,以完成统一的培养目标➜。在其中🛀🏼,实验教学中心体现出实验教学的特殊性🔞,教研室(学系)体现出课程的相关性🍈。 所以,实验教学中心和教研室是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不可分割的教学工作单位🌩。
7、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职责分配: (1)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由学校“世行高教发展项目”领导小组实施领导。 (2)学校及各有关职能部处负责经费、政策方面的支持➗,负责建设方案的审定,设备清单的审定和设备竞标购置🙎🏿♂️。 (3)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负责选配人力、建立机构🫸、协调关系🥨、制定各类实施方案、调整场所、修缮设施、选购设备、设计课程♍️、编写教材、组织实施。 (4)实验教学中心为一切建设任务具体落实的执行单位👩🏽🦳。
五🍮、实验教学中心的预期效益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将改变目前教学实验室配属教研室,而且实验教学课程附属理论课程的局面。使实验教学建设能够统一规划🚕,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全年使用率🧡5️⃣,可以成倍的增加实验教学的承受能力👨👧。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将会有利地推动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实验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的课堂。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体现医药卫生教育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