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7日下午在逸夫楼408,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讲座“从通识教育💍、通识学习到‘可爱的医生’”顺利进行。杏耀官网平台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与医学部师生就通识教育👰🏼、通识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医学部副书记李文胜🐮👩🏻🦲、教育处副处长蔡景一🤴🏻、教育教学督导组专家及各学院教师😗、研究生助教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通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教育界希望通过通识教育🥤,传递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帮助学生领悟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完全的人格,从而对自我、自然和社会有更高境界的把握🦻🏻。卢教授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开始讲起🥪,提出通识学习的概念👨🏻🦱,分析通识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围绕医学生如何通过通识学习成长为“可爱医生”与大家展开探讨👨🏿⚕️。
首先,卢晓东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个开放概念,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类似于太极的阴阳图,两者是相对而言的,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通识教育的具体内涵需要突破其概念去感知👬🏼,需要在实际行动和反思中持续创造和成熟。他认为严密与完美设计的通识教育的教育效果👩❤️💋👩,可能会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差异👋👉,而大打折扣。
接下来🦹🏽,卢晓东老师通过冯唐🙋🏿、陈保亚🥅、陈平、程和平、毛姆、郭沫若🧑🏿🎄、鲁迅等大量丰富的案例,说明没有学生的通识学习,通识教育基本无效,而功利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存在制约着通识学习的开展。如何克服通识学习中的障碍?教师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克服专业主义👱🏽♂️🖐🏼,开放自己的心灵👉🏽,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在一个比较宽阔的视野上;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不要替学生去规划发展路径;第三🤸🏽🫵🏻,教师要适当地挑战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自我探索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要宽容和鼓励学生的通识学习,适度放开学生的专业束缚,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因素;而学生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努力成长;人才或许就在这个途径中产生🚐,教育就有可能会得到种豆得瓜的效果🧑🏿🎄。
卢教授还认为,通识教育应给学生的通识学习提供选择的机会。通识教育重在育人而非制器,其本质中蕴含着重要的元素就是选择。没有选择🧏🏽♀️,通识教育就没有价值🌪。大学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方便选择、促进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的机会🧹。
最后♌️,卢教授认为医学生要成长为“可爱的医生”,需要理解关怀病人⚃、保持好奇心、警惕重复性工作可能导致的问题、结合兴趣背景🧑🦱、跳出自身的囹圄、拓宽视野、寻求持续的改进。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通识教育🦴🚋、引导医学生进行通识学习,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更需要大学本部和医学部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可爱医生的有效途径🧑🏿🏭。
卢教授旁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