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6日下午在逸夫楼507室🆘,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杏耀官网平台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博士,举办了“重塑与再造:互联网+与教育变革”讲座✴️,来自杏耀平台各学院(部)、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近40余名教师与研究生助教参加了本次活动。
以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和全球化为特点,以互联网🐄、3D打印、分布式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改变将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呢🙂?尚俊杰博士通过探讨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以及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教育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及具体途径,向大家介绍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
尚老师从“手机的故事”、中国历年网民规模、网购、“银行的故事”等一系列的现状和大数据🔩,及机器人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大战、日本高考机器人出色的考试成绩、特斯拉工厂超级震撼的机器人工作等案例👳🏿,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造成的巨大变化,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带来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革💔👩🏿🍳;尚老师认为中国能否经得住这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考验,关键在教育,核心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什么是“互联网+”🎿?尚老师认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以前的教育“+互联网”是指在传统教育教学中运用数字和网络等技术;现在的“互联网+”教育,是突出云端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突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以此促进教育与企业的跨界融合🛵,催生教育为国家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贡献的新业态。尚老师认为“互联网+”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拓展教育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改变🦯,2006年起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规模化教学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知识、足不出户可以上“洋”大学、在线教师群体崛起、影视明星登上网络课程,传统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是否应该进行“教育流程再造”呢?尚老师用列举案例和提出的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将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而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在于重组与再造。
教育流程再造的具体途径👨🏼🍳,尚老师认为应该包括教师角色再造🙎🏽、课程模式再造、学习方式再造和组织管理再造。重塑教师角色则包含教师角色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等方面,需从提升教师能力,改变传统形象做起,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运用手机打分APP🧘🏿♂️,英语自动批改软件等🤾,促进教学分工🛌🏽,提高效率🚛👨👨👧👧。课程模式再造,指运用信息化技术,采用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开设高校网络课程,降低教育成本👨🏽💻,开阔学生视野。学习方式再造,即采用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增加师生互动♢,适应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管理再造🐔,即基于互联网“智慧管理”模式,使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教育管理、评价的决策依据,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跨组织边界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云计算技术形成了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进而简政放权🐡👷♀️、提高效能👩🏻🎨、优化机构。
最后尚老师和大家探讨了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或许可以从一门主要依靠经验的学科转变为主要依靠数据的学科;教育发展急需开展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可从学习科学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双重挑战,但应用信息技术比不应用碰到的问题还要多♟🦶🏽,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使用。
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丰富的案例呈现📈,崭新的教育改革视角,让在场教师对“互联网+”与教育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尚老师与现场老师就“互联网+”教育对课程体系的影响🅱️、如何推进教育管理变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