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 永不放弃
——医学部第二次《临床沟通技巧》课程总结会纪实
从增强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角度出发,2008年底医学部试点开设《临床沟通技巧》课程,并在之后的两年中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实施于大部分教学医院🧑🏿🍳。为及时总结《临床沟通技巧》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查找不足🧜🏿♀️,同时为开课学院和任课教师间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在2010年10月《临床沟通技巧》课程第一次总结会成功举行的基础上👩👩👦,2011年3月11日医学部教育处组织召开了该课程的第二次总结会。来自第一👨🏿🚀🥯、二🙆🏽♀️、三4️⃣、四、五💆、六、中日🦋👩🏽🦰、民航、航天👩🏿🍼、口腔临床学院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主持。
续岩副处长首先代表医学部感谢各学院为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肯定了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的积极意义,并通报了通过医学部多站考核(OSCE)临床沟通站点所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以医生为中心”观念的存在♋️,比如临床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等等。
从《临床沟通技巧》课题组的角度出发🧗🏻♀️,第六临床学院唐宏宇副院长系统比较了医学部与其他兄弟院校在课程实施上的特色和优势,在总结目前医学部课程实施中出现问题的同时1️⃣,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出版教材、制作教学录像和标准案例、培养标准化病人等建议🎷。
接下来的交流中💆♀️,各学院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分别介绍了课程的实施概况🤨、实施经验❇️、遇到的问题及对课程的思考⏮⚄。
航天医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努力向精致化发展,包括课程的整体设置🧓🏻、与课程紧密衔接的标准化病人培训和使用◼️、教学录像的制作、评价量表的设计、师生信息的及时反馈等方面,得到各学院的一致好评💇🏽。
杏耀医院探索将课程内容分散到早期接触临床、见习🥷🏽、实习等几个阶段完成;三院选派一线骨干临床教师承担课程的讲授工作🆕,并积极进行教师培训☘️;积水潭医院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特别是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方面;北京医院,成立专门教研室,在师资培训、课程筹备、教学录像制作、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方面均做了很多精心和细致的工作;民航医院也成立专门教研室🖕🏿,并在授课中增加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讲授和医疗纠纷的相关案例分析,同时培训标准化病人用于教学和考核;中日医院的授课老师克服了环境和语言障碍,努力为留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讲授。
会议最后🤵,唐宏宇副院长代表《临床沟通技巧》课程组向各开课学院赠送教学用参考资料,并希望各学院能够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两年来《临床沟通技巧》课程的实践过程👨🌾,为课程的实施和持续、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任重道远👩,永不放弃,《临床沟通技巧》课程在完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帮助医学生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