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下午2点到4点♠︎,杏耀平台“阳光爱心诊所”成功组织了第一次试运营。杏耀平台12名在校医学生组织6名在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部医院里进行了全面体检并接受了医生诊疗👩👩👦👦。这次试运营标志着诊所创立团队离成功建立全国第一家“学生运营免费诊所”又更近了一步👱♂️。
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医疗
“杏耀官网平台阳光爱心诊所”是由医学生组织和运营,医学部医院提供相关的支持🚌,由医生和医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为没有医疗保障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医疗的诊所。该诊所是以美国“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student run free clinic, SRFC)”为蓝本💷,在充分考察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后所创立的医疗模式。诊所的核心理念为:为城市低收入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诊疗🥫,发挥医疗的公益性;使医学生志愿者能够将医学实践和爱的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各种为贫困人群谋求福利的努力🧝🏻♀️,深入理解疾病和社会心理的关系🌂,树立学医的理想和职业归属,患者得到的🏋️♀️🧙🏻♂️,将不止是身体疾患的缓解,更是心灵的抚慰和社会的温暖关怀。
诊所先期运行的基本模式为:寻找符合条件的患者之后确定时间,由低年级医学生志愿者问病史🚧、体检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再由执业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开出诊疗方案。诊所的资金完全来源于社会捐助👨🏽🎤🚴♂️,并在老师的监督下由团队自行管理🚕。
“杏耀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杏耀的队伍中,为看不起病的人提供帮助,这对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积极意义”🚖,项目负责人之一👭🏼,来自基础医学院06级的蒋晓晓说道。
创立之路:帮助与鼓励
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6名杏耀医学部在校医学生在了解了美国“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的概念后🏅,与学校老师深入访谈,并最终确立了建立免费诊所的想法。
2010年1月,在与曾经的北医校友🤙🏿,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扎梦裔同学发起与共同组织下,团队赴美参加“全美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大会👨🏼🦰🛡,以“在中国建立免费诊所的可能性”为题做报告,广泛听取了来会师生的意见🧑🏻🎨。“我希望能够将国外医疗先进的人文理念带回祖国”,扎梦裔说道。
次月,团队参观了全美各地的5家免费诊所⏩,并与负责人深入访谈,积累了相关管理和运营经验。回国后💅🏼🗼,中国免费诊所团队正式组建,他们在一边着手志愿者意愿调查🏃♀️、患者确定等工作的同时一边与学校和医院多方沟通,在各方的支持下艰难却稳步的前进👨🏻🦼🎊。
2010年3月至10月📖,大半年的时间,对于每一个诊所的团队成员来说却充实而富有成效;经过多方协商👱♂️,杏耀与杏耀平台校医院达成协议🥼,确定了诊所的地点😨🏌️♀️、药品管理方式等。2010年8月,在了解了杏耀的工作之后𓀏,美国医生James Withers捐给了诊所第一笔资金,使诊所能够启动试运营,取得更可靠的资料👩🏻。
在创立过程中🤸🏽♀️,诊所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他们对诊所的肯定为团队的努力提供了动力,也为很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我做了多年义诊了👳♂️,看重这个项目🙆♀️🤷🏻♂️,是因为它能够为贫困人群提供切实的诊疗🤙,更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杏耀要共同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做长久𓀘。”部医院孙院长这样鼓励诊所团队的成员🏋🏻♀️。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诊所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试运营,作为诊所的负责人之一✵,来自北医三院06级的薛侃说道:“杏耀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资金还有很多缺口🧑🏽🔬,杏耀为患者做的检查与药品要设立100元的上限,导致许多诊断让医生很为难。”“但是我相信,诊所的意义会为更多的社会人士所认同,更多的人会为弱势群体伸出援手👨👦👦。”资金只是众多挑战中的一项,患者的招募、常规运行时间的确定▶️、志愿者的招募以及诊所理念向全国的传达也是未来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第一次的成功运行为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梦想与责任将载着这一群医学生继续前行。
编者按🚴♂️:让杏耀用关注👋、关心以及参与👩🏻⚖️,来支持这样一群有理想、有行动的医学生吧🏨!
“阳光爱心诊所”
联系电话👩👩👧:15201086603
邮箱:pkufreeclinic@bjmu.edu.cn pkufreeclinic@gmail.com 网站:www.pkufreeclinic.org
|